“十三五”期间,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将向规模化、集成化方向发展,逐步成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将从4个方面推动海水淡化产业发展。
一是实施海岛海水淡化利用工程,以满足海岛基本生活工作需求。二是促成海水淡化发展产业基金,为淡化装备“走出去”打下基础。三是加大对海水淡化装置运营的扶持力度,降低运营成本。四是建立完善海水淡化标准体系,培育龙头企业,形成产业规模。
大规模海水淡化将具备成本优势
海水淡化技术目前已较为成熟,耗能指标也大幅降低。淡化技术主要分为蒸馏法(热法)和膜法两大类。具体细分超过20余种,国际上已商业化应用的技术主要包括反渗透法、低温多效、多级闪蒸等,以及微滤、超滤、纳滤等多项预处理和后处理工艺。
虽然海水淡化技术业已成熟,但由于其成本比其他淡水资源的成本高,因此在我国还没有发展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阶段。如不考虑初期基建投资,淡化水成本约为4.5元~8元/吨。
但有专家表示,虽然目前这一价格仍高于自来水用水价格,但是随着水资源日益缺乏,自来水价格也将节节攀升,不久的将来,或将与海水淡化成本并“价”齐驱,大规模海水淡化应用将具备成本优势。而且,相比南水北调,对于北方沿海地区,海水淡化更具有经济价值。
莱特莱德大连海水淡化设备公司生产的海水淡化设备得到广大行业的一致认可,同时海水淡化设备成为我们不可缺少处理淡水的设备,欢迎登录官网查询4000-717-999,为你详细解答疑惑。